专色 横版LOGO_副本.png

郭建基:掀起城市“文艺复兴”巨幕

2016-09-24 00:00

“希望能在城市合适的区域内打造更多文化地标作品,要做更多能影响深远的精品”。秉持这样的初心,从东方文德广场到万木草堂再到花都森岛湖,郭建基一步一个脚印,为广州留下一笔又一笔的文化财富。




  本期《封面人物》诚邀广州富春东方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东方文德●森岛湖项目、广东森岛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万木草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基讲述他与他打造的文化地标背后的故事。作为掀起城市“文艺复兴”巨幕的“弄潮儿”,他如何看待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在他眼中,成功的文化产业运营秘诀在哪里?


导语

  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一些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在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下,或退出历史舞台,或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发扬优秀的人文传统,中国城市的“文艺复兴”面临不少难题。


  有着“广州文化第一街”美誉的文德路,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文德路地处广州传统城市中轴,毗邻北京路商圈,与千年古道、南越王宫、大佛寺等中国历史文化景点交相辉映。作为广州乃至全国文化交流集散地,它是与北京琉璃厂、上海城隍庙和南京夫子庙齐名的文化一条街。


  多年来,文德路升级改造的脚步不曾停下。从往日松散经营的古玩文物、古籍字画、陶瓷、字画装裱一条街,到高端专业的文化产业集散地,一个活力绽放的文化商圈重新崛起。说起文德路的复兴,不得不提东方文德广场。这个文德路上的地标式建筑已成为广州新一代文化地标的代名词。这栋建筑不仅是集艺术家公寓、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和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产业聚合平台,成功聚合了文化企业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共同需要的行业资源,不仅提供了强大的行业平台支持,而且提升了整个文德路商业机构的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文德路的“文艺复兴”,离不开东方文德广场的对于文化产业的整合、引领与推动,而这一切的背后,与郭建基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尝试与努力密不可分。如今,他的文化地产经营思想已经成为传统商业地产与文化产业园区运行的榜样,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本期《封面人物》诚邀广州富春东方地产投资有限公司东方文德·森岛湖项目、广东森岛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万木草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基讲述他与他打造的文化地标背后的故事。作为掀起城市“文艺复兴”巨幕的“弄潮儿”,他如何看待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在他眼中,成功的文化产业运营秘诀在哪里?


独辟蹊径 钟情文化地产开发

  说郭建基是掀起城市“文艺复兴”巨幕的手,一点也不夸张。


  十多年前,在广州市中心拿到20多亩地,会怎么操作?按传统地产开发模式,那就是盖房子,卖房子,尽快回笼资金,再滚动开发下一波土地。


  2003年,手里握着20多亩广州最核心地段——文德路商圈土地的郭建基作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在当时大拆大建的主流面前,他拒绝简单粗暴地对待一片历史热土,“研究和拿下土地前后就花了五年时间,然后又用了五年多完成设计、施工和建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对于文德路的感情非常深厚,总觉得直接盖房再卖掉,太对不起这片承载历史和文明的土地。”进入地产领域第一个项目一做就是十年,十年来郭建基反复告诫自己,文德路是广府文化核心所在,如果在盲目开发中破坏掉,广州人的文化记忆将不复存在。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文化产业平台、复兴文德路就是他这十年间最大的心愿。


  当年并没有“文化地产”、“文化产业”的说法,但是郭建基坚持,这一个矗立在广州文脉上的建筑必须能体现和代表广州的文化内涵,这是对这一片土地的敬意。


(东方文德广场在设计理念和风格上,力求做到体现岭南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而在硬件设备上包括广场内部的安保、灯光、音响系统全部都要求是顶级配置——一切都按文化地标的标准打造。)


  为此,东方文德广场从一开始就重金请来世界顶尖的阿特金斯建筑事务所(Atkins)对文德路周边进行整体规划、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主设计师倪阳来主持建筑设计,在室内装修阶段又邀请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和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陈俊豪坐镇。现在回看当年的尝试,不可谓不大胆:在设计理念和风格上,力求做到体现岭南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而在硬件设备上包括广场内部的安保、灯光、音响系统全部都要求是顶级配置——一切都按文化地标的标准打造。事实证明,郭建基是有远见之人,当年的这些尝试和投入,都没有白费,东方文德广场今日已成为华南文化产业第一平台,文德路商圈也在它的带动下,重新崛起。


  郭建基也许没想到,从这个项目开始,他便与城市文艺复兴结下不解之缘,文化产业对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使命感的召唤,让他一次又一次“出手”,不畏艰难险阻,让城市文化的精华,再度焕发光彩。尽管波折重重,但他一直在坚持,“做文化地标,首先考虑的是它对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影响力提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否有长远的正面作用。”他坦言,希望能在城市合适的区域内打造更多文化地标作品,要做更多“能影响深远的精品”。从东方文德广场到万木草堂再到花都森岛湖,无论是开发还是运营,郭建基都秉持这样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为广州留下不同的文化地标和珍贵的文化财富。


文化地产关键在于“造血”机能

  然而区域的崛起,远不是由一个地产项目的成功促成的。郭建基清醒地认识到,在城市功能升级更新的过程中,与区域骨肉相连的文化印记才是人与区域发展的真正纽带,从这个层面上看,文化地产也将成为城市升级发展一股新的核心推动力。


  按照他的思路,文化地产应是地产和文化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在这个范畴里的地产开发,不能盲目追求规模,要做标杆产品;而在文化产业方面则要以“下一盘大棋”的部署,做出社会影响力和城市推动力。


文化地产项目如何有机地融入文化基因,进而形成社会影响力和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呢?


  在郭建基看来,这是文化地产开发和运营中的关键。他认为,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地产项目的建筑设计上过于追求“仿古”并非真的尊重文化,而仅仅是单纯的复制行为,这本身对文化地产项目并无太多意义。“要把传统文化现代化,如果只是把传统文化照搬照抄,没有现代化,只得其‘形’,毫无意义;而单纯的现代化,既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没有加入新时代的‘造血’机能,就不可能有长远的生命力。”


  为此,东方文德广场采取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具有相当颠覆性的开发思路——将文化创意生活的氛围、创意生产空间和产业聚合平台都融入在这一个项目的之中。


 万木草堂


  有意识地让东方文德广场聚合文化产业共同需要的行业资源,将从事金融投资与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担保、艺术品鉴定等国内外权威行业机构理顺并对接起来,不仅提供了强大的行业平台支持,而且提升了整个文德路商业机构的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这或许就是这个项目最成功、也是其最具教科书意义之处。时至今日,东方文德广场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聚合力的推动仍有增无减。采访中郭建基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最近引进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及版权贸易基地。希望能把这种模式也复制到我们其它项目中。”前者是国内目前唯一省级政府机构授权经营的艺术品交易中心,而后者是经国家版权局授权批准设立的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级版权综合性服务平台。携手两大文化产业重量级机构,东方文德广场在文化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得到夯实。


  对于文化氛围的营造,郭建基采取的是一种“浸没式”的策略。十年来,他与其旗下运营机构全程支持及协办广东省美协成立五十周年,广州画院三十周年庆典、全国画院精品展、《梵高时代》印象派幻影艺术大展、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展广州站等大型文化活动,助推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为“青苗画家”提供了创作空间和场所以及经费上的资助。同时,还经常性组织各种公益讲座、论坛、亲子活动与家庭聚会……这些高质量文化活动的植入,也为文化产业的商业层面运作,构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社会生活基础。


  这种从社会影响力到商业模式互相渗透的方法,非常考验运营者的耐心和魄力。东方文德广场的成功证明了对于文化地产来说,这是具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和运营模式。


落子花都,引领广州文化人居新风潮

  2016年,郭建基的又一盘大棋,落子花都。


  旗下森岛集团开发的文化人居项目森岛湖将于近期在花都揭开面纱。从广州传统文化中轴文德路商圈到北广州CBD中轴,郭建基的布局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花都区位于北广州,区域属性与其先前投资的广州传统商圈截然不同,属于新兴区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商业决定?郭建基表示,看好花都区首先是广州规划的八字方针中“北优”,“花都区在北广州享有稀缺的生态资源,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优’意味着是优化,预示着这里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这与我们的开发理念不谋而合——花都区目前以生态优势和文创产业等新兴产业为发展主导,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宜居宜业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投资500亿的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以及富力圣地·狮岭(国际)商贸城两大重量级项目在森岛湖邻近相继落成,或许就是郭建基眼光独到的又一佐证。


森岛湖占地70余亩,总建面18.5万平方米,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北临洪秀全水库,是一个集洋房、别墅、商业风情街、双语艺术幼儿园、艺术生活馆于一身的综合体。


  除此以外,森岛湖也承载了郭建基对文化地产新领域的探索与新超越——文化人居标杆的锻造。森岛湖占地70余亩,总建面18.5万平方米,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北临洪秀全水库,是一个集洋房、别墅、商业风情街、双语艺术幼儿园、艺术生活馆于一身的综合体。产品类型包括五栋洋房、80余套别墅和类别墅以及10000平方米商业体。对于“精品主义”的郭建基而言,为了让诗情画意的山水景色“最大化”,创新地建造三栋120米超高层,为的就是要把花都“3000亩山屿水”尽收眼底——这也是目前花都最高的住宅楼。据了解,森岛湖后续还有600多亩用地储备可供开发,“在这里我们还有伏笔”郭建基告诉记者。


  在花都打造文化人居标杆,森岛集团一方面是要在北广州CBD中轴上,建立一个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具有创新元素的文化地标——东方文德广场成功的运营模式也会在这里复制呈现;另一方面,也要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复兴一片老广州的街坊情怀。这一次森岛湖的设计,也为这种情怀服务,例如项目中获得设计专利的四喜团圆墅,巧妙地采取“前开后合”的半封闭式设计,既保证了各个住户的私密性,又兼顾到邻里之间的融合,令人眼前一亮。


  对于这一个全新项目,郭建基仍保留十几年前那一份热忱,“我们考察过很多项目,学习了很多不同的经验。遇上优秀项目,我会要求旗下的团队保证我们的项目能在建设质量上超越之,他们也确实没让我失望。”相对于东方文德广场,郭建基将森岛湖视作超越升级之作。森岛湖的横空出世,无疑在广州引领了一股文化人居的新风潮。北广州CBD中轴上能否复制并超越文德商圈的成功?我们拭目而待。


持续看好文化产业,“广州创造”将发力

  一直游走在文化产业和房地产业之间,郭建基不讳言自己对于国内文化产业持续看好。这源于他内心的一个朴素的信念,“我始终坚信,对于一个人而言,他的文化涵养积累越深厚,才能拥有越多的力量。优秀的文化产业为社会文化生活提供源泉,这也是我们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需要的一股动力。”


  文化产业究竟有多火爆?从文化部部长雒树刚透露的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GDP 2.75%。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39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2.1%,比同期GDP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4年时间即翻一番。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3.76%,7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占到GDP的5%以上。如此看来,文化产业无疑是新时代风口上的产业。


  上文提及的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交易中心以及版权贸易基地正是郭建基目前文化产业版图中的两大落点。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南方文交所)是广东省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省金融办行业监督,充分享受国家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在文化商品行业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交易中心是国内目前唯一省级政府机构授权经营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它创新性地将文化、互联网、金融完美结合,将文化艺术品、钱币邮票线下实物与线上交易相结合,激活传统收藏品市场活力。


  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开展艺术品以及艺术品版权产品线上线下贸易,推动艺术品大众消费,具有版权登记、版权保护、促进贸易的优势。通过引入这两大文化产业服务机构,开拓文化金融业务,也是郭建基在文化产业中的领先之处。


 “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创造力背后的力量和价值。版权产业背后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直紧密留意文化产业相关的动向,郭建基对文化产业的未来信心十足,“文化产业继续大踏步发展是大势所趋,也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新动力之一。此外,这也是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契机。以广州为例,‘广州制造’一定会向‘广州创造’转变。人的创造力蕴藏无限的价值,这是文化产业的动力源泉。”



关于我们


广东森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森岛集团”)创立于1996年,前身是海南森岛工贸有限公司。2003年森岛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和文化教育产业,并在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经多年发展,森岛集团已成为集房地产、版权贸易、文化创意产业、内外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民营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东方文德、森岛湖、万木草堂、国家版权贸易中心(越秀)等众多知名项目品牌。



PHONE  :  020-61887799

WECHAT  :  SENDAOGROUP

公司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71号东方文德广场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森岛集团